ch1 写下来:从每日笔记开始,Roam 如何让你坚持「写下来」

你好,我是立青。欢迎和我一起探索《Roam Research 生产力实践》。那么第一讲,我想先跟你聊聊「写下来」,如何从每日笔记开始写下来,通过「间歇日记」的方式让你坚持记笔记。

我尤其感谢「间歇日记」。

一、从来就没有人完全从零开始

众所周知,现在笔记软件这个领域实在太卷了。在《打造第二大脑》作者 Tiago Forte 的最新视频中介绍了整整 68 款笔记软件,这还不包括国产的很多软件。我在「效率成瘾」年度征文中也跟你讲过,大家在用笔记软件的时候好像都是在玩具,而不是真正去使用它。所以,第一篇文章我就想给你讲一下如何从方法论的角度去使用这些工具。

1.1 打造一个系统,帮助自己「尽快地」开始产出

市面上这么多笔记软件,它们互相混战,最后谁能胜出倒也无所谓。而作为我们这样的使用者,作为笔记用户,当然我们还是更关心自己的产出。

就拿我自己来说,经常需要做视频、写文章、做课程乃至写代码、做产品,其实最难的部分就是「如何开始」,真的可以说只要你开始了就已经胜利了 50%。

所以,你需要打造一个系统,来帮助自己能够尽快地开始,而不用在创作的时候面对一张白纸,或者是空白的 Word,能够运用自己的积累快速产出自己想要创作的作品。

那么,如何开始积累属于自己的知识,怎么样有效地提取信息呢?在这个早就知识过剩的时代,从来就没有信息过载,而只有你的过滤失败。

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,使用 Daily Note 来帮助自己「写下来」。因为只有「写下来」才能开始积累。

"不写,就无法思考。"(卢曼 1992,53) —— 《卡片笔记写作法》

1.2 重要的事情从来都不紧急,却需要兼顾?

让我们来假设一下,如果你每天都很忙,下个月底还要做一个「对外演讲」的项目,你可能会每天非常地焦虑,完全腾不出时间去做「对外演讲」这件真正重要的事情,该怎么破局呢?

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情况,想要兼顾到工作、生活、学习等等各个方面,所以每天都会匆忙面对很多紧急的事情。但与此同时,也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项目,比如说「对外演讲」或者是写 PPT、完成博士的论文等等,这样的主要项目更需要推进。

但往往因为自己腾不出时间就一直在拖延,用其他的一些刷剧、看电影等方式来消磨自己的焦虑。而此时,由于没有去真正推进「对外演讲」这个项目,自己反而又变得更加焦虑了。

所以,为什么你迟迟没有开始?其实是因为你直接面对的是一张白纸,来准备几个对外演讲,面对一个空 Word 或者是 PPT 去思考,你到底应该讲什么内容。

与此同时,生活上,你可能还需要去给孩子找学校,或者是马上要暑假了,准备带孩子或者是老婆出去玩,你需要做一个旅行计划;学习上,你还有很多播客还没来得及看,还有很多书想读,包括很多有趣的视频也还没来得及看。

该怎么办呢?面对这样一张白纸,你应该怎么去准备自己的项目呢?

二、认识 Roam Research 中的 Daily Notes

Roam Research 里面的 Daily Note 是我们所能接触到的第一个功能,为什么我觉得它非常有用,是因为它能够帮助你坚持「写下去」,不管是写什么。

从来就没有人会从一张白纸开始,你不需要,也不可能完全从一张白纸或者是空白的屏幕开始写作,这是彻头彻尾的误解。

在《卡片笔记写作法》中提到,我们不可能从零开始把论文写作拆成很多个步骤,开始逐一地展开,而是在平常我们就需要去做积累,把看到的内容转成一张张卡片。而且,在寻找解决方案的同时,它并不是线性的过程,而是循环的「非线性」的过程。那么这个非线性的过程就散落在我们每天的日常里面。

我们怎么把它收集在一起,形成针对于具体项目的脉路呢?

2.1 写作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面对一张白纸

以「对外演讲」这个重要项目为例,如果说你已经记录了 30 天时间的 Daily Notes,写下了你的思考和收集的信息,那么 30 天之后,等待你的就不再是一张白纸。

一般来说,你只需要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,戴上耳机,用番茄钟计时,打开 Roam Research 快速生成一套模板,就可以开始写作。这完全可以称之为填空式写作,因为你需要写的内容已经准备好,接下来就只需要在每个子标题下面,把你收集的内容有序填空即可。

那么,你如何在平日里就去做积累呢?在 Roam Research 里面,答案就是 Daily Notes。每日笔记这个习惯怎么夸大都不足为奇。毫不夸张地说,如果说没有 Daily Notes 的记录,我就没有办法去创作任何内容。

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,Daily Note 也可以是崭新的一张白纸,在每天面对 Daily Notes 的时候,你可以不停地去写“我在干什么、写什么,在想什么和读了什么,以及看到别人说了什么”,尽情倾倒自己脑海中的想法。

因为只有当你真正去写下来,才可以让我们的想法呈现在纸上,才可以去基于纸上来思考。人的大脑思维没有那么大的工作记忆容量,所以需要外部的辅助工具,来帮助你自由地、发散地、无止境地去探索自己的想法。

2.2 「写下来」,就是 Daily Notes 的意义

「写下来」本身就是 Daily Note 每日笔记的意义,哪怕你没有回去看这些日记,时间并没有被浪费掉,因为写的这个过程在帮助你思考 —— 写的过程就是你思考的过程。

总之,Daily Note 可以帮助你去积累每天所看到的、学到的和思考的内容。写作并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,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日常的写作笔记工作流,通过写笔记来思考,让记下来的笔记可以成为之后写文章、做项目的基础。

另一方面,为什么我选择在 Roam Research 里面来做这件事情,而不是使用印象笔记或者是 Obsidian。因为 Roam Research 对于 Daily Note 的设计和思考是非常好的,好的工具是自带方法论的。

Daily Note 这个设计虽然不新鲜,但是也是随着 Roam Research 的兴起才被其他很多软件借鉴,可以说它是结合了时间维度的笔记工具。好的工具并不只是为你增加更多的功能,而是帮助你减少对主要工作的干扰。

打开 Roam Research,你首先面对的就是 Daily Note 这样一张白纸, 你可以开始写下自己的任意的想法。在这个时候你根本就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双向链接,也不需要知道 Roam Research 其它的一些功能。

你就把 Roam Research 当成一张张这样的白纸,帮助你去思考,尽可能减少页面跳转、鼠标移动、材料引用、动画刷新等工具的行为,避免对大脑的思考造成干扰。

作为一名程序员,我的描述就是一种「在写代码的时候手指不离开键盘」的爽快感。我的思考没有任何干扰,但能创造无限的结构,结合我在使用的 Vim 模式快捷键,可以任意打开我想查看的内容。

所以说,只要哪个软件能够让你坚持「写下去」,它就是最棒的!不知不觉,Roam Research 让我坚持写了两年多的 Daily Notes,我是如何做到的呢?

三、间歇日记:时间戳 + 感谢 + 下一步行动

在多年的实践过后,我想推荐给你的方案是 —— 使用「间歇日记」的方式来写我们的每天的 Daily Notes。

我在每天的日记下面,都写了很多带时间戳的一句话内容,时间戳 + 感谢 + 下一步行动这三大要素,形成了缺一不可的标准格式。

3.1 感性认识:「间歇日记」的具体示例

截图的左侧有几个例子,而右侧 Sidebar 可以查看「感谢」关键词在 Roam Research 中引用出处,里面记录的都是我的「间歇日记」:时间戳 + 感谢 + 分号(;)后面的下一步行动。比方说,

  • 感谢同事:23:20 感谢@Jordan提前为2022 T2 Product Squad Formation会议做的准备;下面我就要开始看一下notion policy、action meeting 和 loom video

  • 感谢老婆:17:23 感谢老婆买了咖啡;婚礼歌单、预约体检、天猫养车

  • 感谢朋友:21:49 感谢永锡老师的每日计划截图; {{[[DONE]]}} 我之前做的styled-roam日历视图其实就可以显示为 模糊的 Time Blocking with Blocks

  • 感谢少数派:08:48 感谢sspai推荐了一篇折腾M1 Mac安装Windows系统的文章,果然是少数派,刚好满足了我的需求;就目前而言,我还没确定要买[购买 Parallels Desktop for Mac],所以决定先使用 Macwk 试用版先感受一下,再说了, 我也没那么多时间玩游戏呀😂

  • 感谢自己:23:20 感谢今天的感恩日记,至少没有过得很糟糕; 而且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

可以看到,虽然有些记录比较粗糙,但「间歇日记」基本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。甚至我还有很多情绪上的记录,比如说「感谢今天的感恩日记」,因为我在晚上的时候会有一个例行的 Routine 去回忆今天的一天,发现自己今天其实没有过得那么糟糕,觉得生活还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。

17:58 感谢今天的记录,感恩日记让我在心态上有不少的变化,面对现实,活在实现中。

说真的,翻到自己关于感恩日记的一些记录也会产生新的灵感。哪怕今天没有写任何的感恩日记,我也突然意识到这些感恩日记可以给我带来一种「回甘」的快乐。在回忆的时候能够像喝茶一样。它虽然最开始有苦味,但是你慢慢去品的话,会有一种甘甜的味道。

间歇日记,你可以写在 Daily Note 的任何地方,也可以写在推进项目过程中的任意地方。比如说看到了一篇好的文章,在文章下面做笔记的时候,你也可以做感谢 —— 因为很这篇文章里面的作者帮助到自己解决正在困扰的问题。比如说很多时候遇到 bug 去找各种资料,发现由于作者的方案解决了当前的几个问题。

3.2 「间歇日记」可以理解为「晨间日记」的扩充版

当然,聪明的你肯定也听说过「晨间日记」等其他的一些日记形式。其实我对于「间歇日记」的理解在于,它不只是在早晨,而是在每个时间的间隙,我都可以去做一次感恩的环节,并且为自己下一步行动做一定的准备。

在我的早晨,只要我一打开 Daily Note 就会开始倾倒大脑中的想法,这个时候的「间歇日记」不就是「晨间日记」嘛?当然,我的晨间日记流程也有一些模板和方法,我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再做介绍。

  • 在不期而得中练习感恩。

  • 在理所当然中练习感恩。

  • 在困难挫折中也要练习感恩。

总之,你可以理解为「间歇日记」就是「晨间日记」的扩充版,在一整天的每个间隙,都穿插了感恩 + 下一步计划的形式。当你在每天的 Daily Note 里面都能够去记录自己的想法,在一次次记录之后去推进自己手头的项目。哪怕是在每天都很忙的情况下,无论是细碎小事,或者是有时间截止日期的对外项目,你都可以通过下一步行动来推进它,重新找到掌控感。

甚至,还会变得更加幸福一点点,🤏。你相信吗?

四、「间歇日记」最佳实践,我的 Roam Research 每日 Routines

好,我相信你对「间歇日记」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,对于我来说,我觉得「间歇日记」是时间维度上的笔记陪伴。接下来,我来带你仔细「回甘」一下,间歇日记结合 Roam Research 的每一步具体实践。

我会分为三个部分来讲,Daily Note、时间戳和 Routine 模板,随便介绍 Roam Research 的功能。

4.1 间歇日记的灵感来源 Interstitial Journaling

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间歇日记的灵感来源,追本溯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实践和运用它。

「间歇日记」的英文名为 Interstitial Journaling,是由 Tony 老师(Coach Tony)最开始在 2017 年写的这篇 Replace Your To-Do List With Interstitial Journaling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文章中所介绍的。

Tony 老师当时也跟你一样,在使用「番茄工作法」—— 专注 25 分钟,休息 5 分钟。那么,休息的这 5 分钟,它是你的奖励,你可以去毫无愧疚地上网、看手机或者吃东西或者休息等等。

但是,至少对于我自己的实践来说,我往往就会因为这个休息时间而过度休息了。比如说玩手机看到好玩的或者是回复别人的消息时,就陷入了另外一个兔子洞。

Tony 老师就在思考,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五分钟,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会怎么样呢?

所以他就把「晨间日记」和「番茄工作法」的休息时段结合起来了,通过「间歇日记」的方式来开展自己的每日记录。文章中也有一段示例,

上午9:37。
给 Nik 写完了关于为我们再写一篇文章的电子邮件。我可能不需要再跟进了。另外,我的一部分头脑还在想,我是否应该向他建议一个主题。
现在,切换到写文章。我的下一个行动是什么?哦。就打开Medium。一旦我把介绍写好了,文章就会很流畅。我应该为必须重写几十次的介绍而锻炼自己。
  1. 时间戳:上午 9:37

  2. 他完成了什么?完成了给 Nik 的电子邮件,建议再写另外一篇文章。

  3. 他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?打开 Medium 把介绍写好,文章怎么怎么样,必须写几十次的介绍锻炼自己。

其实这整个过程也相当于给自己打气,帮助自己进入到下一个工作项目,也就是进入到「下一个番茄」🍅 要做的事情。当然,很重要的是休息这五分钟有所安放,不会再破坏自己的链条。

想要成为优秀的喜剧演员,就要每天都写笑话,才能创作出更好的笑话。保持每天都写笑话的链条,下一步就是让链条不要断掉。 —— 《深度工作》

4.2 「间歇日记」穿插于你的每日 Routines

接下来,我会跟你分享如何通过 Roam Research 的模板功能和日历插件,来辅助我快速记录间歇日记。当然还包括,在一天结束时如何回顾,以及如何转写所记录下的卡片笔记。

首先,最简单的是每天早上打开新的当日笔记,第一件事情去记录开始工作的时间,你可以通过斜杠 /current time + 回车快速插入当前的这个时间,再按空格就可以记录下自己的第一个想法,就这么简单。

按照我所推荐的标准格式,我先写「感谢」,12:32 [[感谢]]自己开始录制视频,然后通过分号来区分「下一步行动」,接下来放大演示区域,后面在剪辑的时候就观感更好啦

另外,我每天早上会在日历上,提前为工作时间段安排一些工作,而在晚上的时候也会有 Reflection 反思的过程。

  1. 晨间日记 🐓 Morning Journal

  2. 日程安排 [[roam/js/google-calendar]]

  3. 夜间反思 🌙 Evening Reflection

可想而知,在这些时间段的间隙中,我们也还可以插入更多的「间歇日记」。那么,在这三个 Routines 中间的时间段,我会可以借助一些 roam/templates 模板,来帮助我快速输入这些 routine 例行事项。

4.3 搭建 Roam Research 模板,复用输入模式

让我们一起来搭建一下。首先是 [[🐓 Morning Journal]],在 Roam Research 里面,你可以使用 roam/templates 模板,也就是斜杠 /template 输入快速新建一个模板。

进入到 roam/templates 模板页面,第一层级的 Block 内容就是模板的标题,比如说你可以新建一条叫做 [[🐓 Morning Journal]],然后在缩进的子 Blocks 中可以放下一些内容。

通常来说我会手动加上时间戳 /current(先不按下回车),然后输入自己的一些想法,比如说我会输入 [[感谢]],再加分号写下自己的下一步行动,举个例子接下来我会花 15 分钟完成GIF录制

当然,在这里你还可以借助 Roam Research 的 / 斜杠功能,添加字数统计和番茄倒计时。从而在你记录这些内容的时候,这里也会有个字数统计,以及花了多少时间,15 分钟倒计时还有多少分钟。

对于 [[🐓 Morning Journal]] 来说,我有一个自己在用的模板,即:

  • [[What's on my mind?]] 什么是在我的脑海里的想法吗?

  • [[[[Make Time]] for today's Highlight?]] 我如何安排时间给自己今天的 Highlight?

如果我度过的每一天,都会有一个高光时刻的话,对于今天来说,我会希望是什么?

4.4 在 Daily Notes 快速使用模板,建立习惯

所以,有了这样的 roam/templates 模板,我就可以回到每天的 Daily Notes,愉快地去使用模板快速插入内容了。

比如说,你现在直接回到今天的 Daily Notes,输入两个分号;;,你发现这里就会有个 [[🐓 Morning Journal]] 的模板标题,按下回车,你发现它自动插入了模板中的内容。

只是说这里的时间戳,还需要你在 /current 后面再按下一次空格+回车,它就直接变成具体的时间戳了。而在后面的教程中,我会为你介绍 roam/js/smartblock ,使用「动态块」可以自动帮助我们插入时间变量的具体值。

现在,我们就只需要专注当下的内容,开启番茄时间,开始倒计时,记录下自己的想法。

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当我回到 Daily Note 之后,你会发现在 当天日期 [[June 4th, 2022]] 页面下方,还会有一个「双向链接」的效果,显示得恰到好处。

这是因为我在今天的 Highlight 下方[[下个月底对公的演讲]] 的后边儿加上了一个 当天的日期 /today

4.5 集成外部日历,安排专注时间块 Time Blocking

第二个跟你分享的示例是,我会使用 Google Calendar 插件来帮助我快速插入当天的日程,这里是通过 roam/js 来实现的(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先不做展开,后续会有专门的一章节来介绍如何在 Roam Research 使用 JavaScript。)这里我只是给你稍微演示一下,以彰显它的自动化能力,当然目前你可以先自己手动进行输入,成本也很低啦。

比如说我按下 jj 触发 SmartBlocks,然后输入 Google Calendar 进行搜索、选中按下回车,它就会开始加载我今天已经在日历里面安排的事项。

其实我还有一个很讨巧的办法,我在自己的日历上已经安排了 [[🐓 Morning Journal]][[🌙 Evening Reflection]] 的标题,而中间的时间段,我会提前通过 Time Blocking 的方式先把时间块全部都占好。

07:30 - 08:00 [[🐓 Morning Journal]]
10:00 - 12:00 录制视频
14:00 - 16:00 [[下个月底的对公演讲]]
16:26 [[感谢]]自己注意休息;下一步要开始剪辑视频啦!
16:45 - 18:00 剪辑视频 Time Blocking
21:30 - 22:00 [[🌙 Evening Reflection]]

特别重要的是,在前文中所演示的“我今天的 Highlight 是什么?”这个问题,比如说这里的「对公演讲」,虽然你给自己安排了今天的 Highlight 高光时刻,但是这个时刻到底是什么时候,肯定是需要做提前安排的。只有这样,你才能 Make Time(《创造时间》)去推进你真正重要的项目。

比如说,我就把下午的时间就安排给了 [[下个月底的对公演讲]]。这样的话,当我重新回到每日笔记里面,Google Calendar 插件就可以把我当前的这个日程全部都列出来了。刚刚我通过双链符号加的日历标题也会显示在这里。

从而,我对自己当前这一天的脉路就有了一定的安排。而**在做每一个具体的项目时,我可以具体地去分配更多的时间戳。**比如说 12:45 [[感谢]]自己开始录制视频了;下一步我会吃饭。而真正到了「对公演讲」这个项目的专注时间块,我会去梳理一下跟项目的具体内容。

这个时候可以点击当前「间歇日记」Block 前面的小圆点,缩进焦点,从而能够更加专注于当前的项目,而在这样的每个时间段内或者是在不同项目中间的空闲时间,都可以记录更多的间歇日记,比如说 16:26 [[感谢]]自己注意休息等等。

这样的话,这一天的时间戳基本上按照 Time Blocking 的方式来组织的。在每一个时间间隙,我也会持续不断地去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内容。

有了这样的时间戳记录之后,我甚至都不需要用类似于 Toggl 这样的工具来做时间记录了,这些日记就已经帮我记录下我一天干了什么、读了什么、想了什么、思考了什么。

4.5 利用「间歇日记」回顾你的一天

当然,最后还会有 [[🌙 Evening Reflection]] 这个环节,它是一个最简单的模板啦,但是我觉得它非常有用!

- [[🌙 Evening Reflection]] {{[[POMO]]: 25}} {{word-count}}
  - [[What am I grateful for?]]
    - {{[[query]]: {and: [[感谢]] [[today]]}}}
  - [[What could I have done better?]]
    - {{[[kanban]]}}
      - ## [[Well]]
      - ## [[Less Well]]
      - ## [[Puzzle]]

我会思考一下,我今天感谢什么以及我什么事情可以做得更好。而且,我还会用到 {{query}} 功能,通过[[感谢]]关键词和 /today 也就是今天的日期,来把我所有写了[[感谢]]的地方都给它摘出来,方便查看自己在这一天当中所感谢的所有内容。

(这里仅做 {{query}} 功能的演示,后续会有专门的教程来详细讲解 query 查询的使用方法)

比如说这里,我就能看到我在前文提到的示例,12:45 [[感谢]]自己录制视频,下一步就会去吃饭,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,每天的日程安排与记录。

那么对于晚上做反思的时候,我还会有一项叫做 what could I have done better? 什么我可以做得更好?我会去思考,比如说明天我要做哪些改进。

如果更直观一点,我还会使用 {{kanban}} 看板来进行,比如说我直接输入 ;;retro 就可以通过 roam/templates 模板来快速插入一个看板视图,来回顾 Well 我今天哪些做得好的,Less Well 哪些可以改进的,以及产生了什么新的 Puzzle 问题。

与此同时,你还可以用「块引用」(block ref)的方式来快速输入内容,比如说前文提到的((剪辑视频))。当然这里也可以写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,或者是你做得没那么好的,再提出一些改进建议。这里可以加一个 /tomorrow 明天的日期,明天我要用标准的方式来写间歇日记。诸如此类。

(这里仅做 {{kanban}}(()) block ref 功能的演示,后续会有专门的教程来详细讲解 kanban 看板和「块引用」的使用方法)

4.6 关注已完成而非未完成,给自己安一个“动力马达”

通过刚刚的详细演示,我跟你分享了,我是怎么通过早上和晚上的 Routine,以及中间时间段 Time Blocking 安排的日历事项,来穿插地去记我的间歇日记。

而且,通过 roam/templates 模板或 Smart Blocks 可以快速输入内容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借助这些模板的能力,能够帮助自己养成习惯。

  • ;; 触发 roam/templates 模板(静态)

  • jj 触发 roam/js/smartblocks 动态模板

  • 快捷键,通过 BetterTouchToolKeyboard Maestro 设置对应的 Snippets

    • e.g. 14:38 [[感谢]]内容;下一步的事项。

当你通过「间歇日记」记录了每一天之后,你会发现在时间维度上,可以在每一个时间间隙,留下自己对当前做的这件事情的思考。从而可以引出另一个角度,空间维度。你要去思考每一条笔记,对自己「对外演讲」的项目有没有帮助。

从这个角度上,要持续不断地去输出,减少自己的 WIP(Working In Progress),也就是推进自己的作品或者是项目能够真正完成(Done)。

当你一天做了这么多事情,还可以通过我做的 styled-roam/calendar 日历视图插件,来快速回顾横跨很多天的间歇日记,也就是带时间戳的笔记。

所有这些日记,都可以通过时间戳的方式显示在日历上,从而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去回顾所记下的笔记。

当你开始关注已完成的事情,而非未完成的 todo list 待办事项。那么这些已完成的事情对你的信心是有所帮助的。其实这也是现阶段,所有的任务管理工具的缺点,因为它们都是围绕「未完成」,这些未完成的 todo list 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。

但是在 Roam Research 记下的这些间歇日记,可以帮助我们知道:我今天成长得不错,我今天感谢了哪些事情以及我下一步要做什么。

所以说,做一件事情也是为了获取洞见,不只是把事情做完,而且间歇日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回顾,每次做项目的整个「过程」,去发现不同事务之间的联系。

4.7 「间歇日记」还可以跟卡片盒笔记法相结合

那么在整个过程当中,我更重要的是希望在这些「间歇日记」的记录中,积累自己的知识。在后续的教程中,我会给你讲解怎么去再把自己今天的 Daily Note 转写成卡片盒里面的卡片,也就是 Zettelkasten 卡片盒笔记法的介绍。

你可以看到,Daily Notes 中带 [[✱ 符号]] 的内容都是我的卡片笔记,我每天会花一定的时间,把我在 Daily Note 里面记录下的「间歇日记」内容,根据其闪念笔记的价值,转成类似这样的卡片笔记。

而这些卡片笔记会放置到右边的卡片盒里面去,只要这样子持续不断地去积累,你的卡片盒就会越来越丰富。而且这些卡片和卡片之间都会互相联系。每张卡片右侧的引用符号就是卡片的关联数量,代表着有多少张卡片链接了当前这张卡片。

所以,当你在写一张新卡片的时候,也要去跟自己之前的卡片盒进行交流,去发现不同卡片之间的联系。就像卢曼自己认为,他的作品的数量和广度都要归功于这不可思议的笔记系统:

当然,我不会将其全归功于我自己,还有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我的笔记系统.……本质上,这个系统解释了我的生产力……我花在它上面的时间多于写书的时间。

总结一下,「间歇日记」就是「写下来」的开始,你可以通过时间戳 + 感恩 + 下一步行动的方式,持续不断地推进自己的项目。并且,在这个过程当中,你会积累很多模板,通过模板来快速插入 Routine,从而辅助我们更好地去写日记,坚持「写下去」。

五、间歇日记的好处:1. 辅助思考 2. 积累知识 3. 修复情绪

5.1 间歇日记对比其他生产力方法

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对比,「间歇日记」跟其他的自我管理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?

1. 跟番茄工作法的关系 -> 休息

首先是「番茄工作法」,每设定 25 分钟的工作间隔,再休息 5 分钟,彼此交替的进行。当然这个工作间隙不一定是 25 分钟,你可以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
番茄工作法最被人忽视的,非常关键的点在于 —— 休息跟专注的时间同等重要

特别是休息这 5 分钟,我们该如何去利用它就变成了另外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。休息是你的奖励,你可以去玩手机或做任何的事情。但是,如果这 5 分钟你想要做更有意义的事情,那是可以跟「间歇日记」结合起来。

每过 25 分钟,你就可以通过快捷键的方式,快速输入时间戳,记录下把自己的当下的想法,去思考接下来二十五分钟该做些什么?

所以说,「间歇日记」可以跟番茄工作法结合起来,感谢过去的番茄,再思考下一个番茄做什么。

2. 跟 GTD 的关系 -> 下一步行动

下一个是著名的时间管理理论 GTD, David Allen(大卫-艾伦)即 GTD 的发明者,他一直以来,推荐我们用「下一步行动」这个概念来辅助我们思考,让我们的待办清单能够真正地用起来。

因为我们往往会把任务当成项目,但是这个项目最首要的行动该是什么呢?只有当我们去思考项目的「下一步行动」,你才可以真正地开始这个项目。

比如说,你要去新疆旅游,需要做一个旅游项目的计划,第一件事情该做什么?当你去思考下一步行动的时候,第一件事情可能就是你要去 Google 一下,搜索一下新疆有哪些景点,再根据这些景点去安排下一个「下一步行动」,是选酒店或者是定机票、旅行社等等。

所以,「间歇日记」所定义的「下一步行动」,它一定是更小更细颗粒度的,可以推进当前你要做的项目的。如果说「下一步行动」会让你觉得,整个项目很复杂,你甚至对下一步该做什么没有头绪。那没关系,你可以用「第一行动」这个短语来替代他,至少,你的首要行动应该是先去 Google 搜索一下。

「第一行动」就是你,第一反应所能想到的可以做的事情。当你不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么的时候,你就可以检查自己的第一行动,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。

3. 跟冥想的关系 -> “纸上冥想”

另外,我觉得「冥想」跟写日记是非常息息相关的。如果你之前已经记录过很多的日记,你会发现日记往往会给人真实且诚实的状态,诚实地面对自己。

把这些想法写进你的日记,可以让自己的心暂时的安定下来。比如说,你现在哪怕是有情绪的,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感觉转化成可以分析和解决的理性思考。

当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的时候,你就能够更加理性地去对待它,这种感觉就叫正念。

在你工作的时候,写日记还可以帮助你,去了解更多的背景上下文、情绪或者技能。

《思考,快与慢》这本书里面,就讲到了人的大脑是有两种模式的,一种是理性且努力的模式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应对生活。另外一种则是情绪化或者是行为习惯性的模式,也潜意识之下的一种模式,称之为快模式。

「快模式」实际上统治了我们的生活,可以说我们生活中 90% 的角色都是潜意识来决定的。所以,写日记,能够把我们理性的那一面带出来,可以触发我们理性的思维模式。从而你在面对自己写下的内容时,会变得更加理性,重新找到平衡。

所以,写「间歇日记」,我会将它描述成一种「纸上冥想」的感觉,我们在用纸和笔或者是在 Roam Research 通过「间歇日记」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想法,可以让自己更加专注于当下。

总结一下。

「间歇日记」跟番茄工作法的结合点就在于更加注重休息。在休息的那 5 分钟内,可以去简要地记录自己的想法,通过感恩 + 下一步行动的方式来「承上启下」。

而对于 GTD 来说,它所强调的「下一步行动」,可以让你把范围聚焦在“我接下来要做什么”,首要的行动是什么,第一行动是什么?

以及当你持续不断地这样去写间歇日记,它会让你找到了一种纸上冥想的正念的感觉,让你能够更加「活在当下」。

5.2 间歇日记的 3 个好处

「间歇日记」的好处,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:

  1. 辅助思考:不写,就无法思考

  2. 知识积累:从来就没有信息过载,只有失败的信息过滤

  3. 情绪修复:建立你的防崩溃机制

1. 辅助思考:不写,就无法思考

第一个好处,「间歇日记」能够辅助我们思考,因为不写,我们就无法思考。

「人们高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。 没有外部帮助,记忆、思维和推理都会受到限制... ...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设计能够提高认知能力的外部辅助设备。」

—— 唐·诺曼,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,《设计心理学》的作者,苹果的前用户体验架构师《Things That Make Us Smart 让我们变聪明的科技: 在机器时代捍卫人类属性》

而像 Roam Research 这样的思考工具,就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去思考,以及借助于「间歇日记」这样的方式,帮助我们承上启下地,回顾之前做过的事情,从做过的事情当中汲取力量,感谢曾经的自己或者他人,并且顺利地开展下一步行动。

2. 知识积累:信息过载 vs 信息过滤

第二个好处,则是知识积累。「从来就没有信息过载,只有失败的信息过滤」。

当你把这些信息都写下来的时候,你是在做信息过滤,而且你可以把时间作为天然的过滤器

当你把一个观点,第一次记录到你的每日笔记里面,当时你会觉得它非常好。但这很可能因为这篇文章它是标题党,或者是你在 Google 匆忙搜索到的第一篇文章,看起来很有意义。

而当你记录下之后,对它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的时候,或者是当一天结束之后,你去回顾自己的 Daily Notes 的时候,你会发现很多的信息,其实都没有当初你想象的那么重要了。

所以,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,首先是帮助你更好地去筛选这些信息。其次,我会在回顾的时候去做卡片转写。而卡片转写的过程,会帮助你把零散的闪念笔记或者是读书时的摘要笔记,真正转化成自己的卡片。

从而随着每天的流逝,我们不再是过完一天就没有有任何的印象,而是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卡片盒,让自己的卡片盒不断丰富起来。等到你下一次真正需要创作的时候,你就可以快速地根据自己已有的卡片,来进行组装从而高效产出。(当然在后续教程的高效输出部分,我也会再做更多的视频或文章进行介绍。)

3. 情绪修复:建立你的防崩溃机制

第三个很重要的好处,属于「情绪价值」,「间歇日记」能够修复你的情绪。

情绪修复的重点在于建立防崩溃机制,能够帮助你及时地回归正轨。就像我之前演示的这些 Routines 或者是 roam/templates 模板,就能够帮助你恢复成平衡的状态,一种标准的状态,从而更有尽心去做接下来的事情。

特别是在每个时间间隙,我们都能从感恩日记里面汲取力量。或者是我们每过一天,你都可以重新获得,一个崭新的 Daily Note 页面。

这个页面对于我们来说,就是崭新的一天,可以说是 Daily Note 让我自己意识到,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,而这崭新的一天能够帮助我重新开始。

不管昨天做得有多烂,我今天面对的都是一张白纸,而这张白纸等待我去书写,写下新的内容篇章。

六、总结:间歇日记 Time & Thanks & Next

「间歇日记」的三个标准元素,可以总结成 Time & Thanks & Next,也就是首字母拼在一起 TTN:通过时间戳的方式记录下当下的时间,并且写下自己刚刚完成的事情是什么,需要感谢什么,感谢能够给予你力量,从而又能够拥有开启下一步行动的情绪。而下一步行动是什么,又能够帮助我们承上启下去开展新的工作。

6.1 TTN 天堂鸟,Daily Notes 天天念

为了方便记忆,我给你总结了一个口诀:

“TTN 天堂鸟,Daily Notes 天天念。”

偶然间,我通过输入法自动打出来的 ttn 就变成了“天堂鸟”,还可以变成“天天念”。因为 Daily Notes 就是每日笔记,也就是每天念叨地给自己写下「间歇日记」。

从每日笔记开始,Roam Research 可以帮助你坚持不断地去「写下来」,而只有写下来才可以帮助自己进行思考。

而写 Daily Note 最好的方式就是「间歇日记」,能够帮助你思考,帮助你积累知识,也能够帮助你修复情绪

所以,哪怕你每天都很忙,面对下个月月底的「对外演讲」项目,也一定不再那么恐惧,因为你在持续不断地积累,也在持续不断地推进你自己的项目。

6.2 你的专属「下一步行动」

最后的最后,你在看完这篇教程之后,也可以有属于自己的「下一步行动」:在你的 Daily Note 里面,写下你的第一条「间歇日记」

{{[[TODO]]}} 在 [[Daily Note]] 中,写下你的第一条[[间歇日记]]

你可以用 TTN 模式写下当前的时间戳,再感谢一下今天看到的这个教程(那就太好啦 ✌️),下一步行动写下自己的间歇日记。

好。那么如果你觉得这篇教程写得还不错的话,欢迎留下你的评论,也可以转发推荐给更多的朋友。

后面的内容更加精彩,敬请期待,拜拜。

最后更新于